Search

【哭】

記得以前張惠妹有首歌唱到:「我想哭但是哭不出來」,現在光是想到那種感覺...

  • Share this:

【哭】

記得以前張惠妹有首歌唱到:「我想哭但是哭不出來」,現在光是想到那種感覺都讓我胸口一陣緊。

上週上瑜珈課哭了一場,發現我沒好好想過「哭」這件事。

我的童年記憶中,依稀有許多片段記憶,是我正在哭然後被成人說「停」跟「不准哭」的畫面....這是種很想繼續哭但被壓抑的哭。

再大一點,大概高中大學的時候,我記得有因為課業或考試壓力而突然哭出來的經驗。哭完後,覺得好多了,繼續努力讀書....這是種釋放壓力的哭。

當然還有跟自己父母與不同伴侶相處過程中,經歷傷心,難過,失望的哭。這是種因為眼睛感覺酸酸,心裡揪痛的哭。有時候還有氣憤極致,爆發出來的哭....這是種頭緊,胸緊,無力又怒火的哭。

現在與自己的兩個孩子相處,在夜深人靜時,有時會出現因為當天或那陣子對孩子暴怒或說了自己不喜歡的話的哭....這是種內疚又自責的哭。有時也會出現,小朋友做了很讓我窩心的舉動的哭....這是種喜極而泣,胸口暖暖的哭。

最近在生活中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哭,發生在 Netflix 看 Babies 影集,感到生命真是個奇蹟的哭。做完一陣幸苦的瑜伽,身體突然放鬆,對我身體感謝的哭。與大自然或另一個生命深深連結,那種來自身體很深層,與對方呼應的哭。

上面那麼多種哭,有一種我很少經驗的,就是讓自己好好的,痛快的哭。或許是幼兒時經歷了壓抑的哭。每次哭的時候,都會有種哭的很不好意思跟好像不該哭的感覺,腦中有時還會聽到「這有需要哭嗎?」

原來我很久沒有好好的哭過。

其實「哭」,不只是情緒的釋放,是個很個人以及跟自我相處的事情。

下次遇到自己或孩子哭,如果在適合的時間與地方,或許就允許自己/他/她盡情的哭下去....

這時,還真的不知道,到底是允許孩子哭比較困難,還是允許自己哭。
.
.
.
.
#哭吧
#身心靈補給站

Photo by Tom Pumford on Unsplash


Tags:

About author
從懼怕小孩到成為兩個小孩的媽媽.... 從幫女兒找學校到投入教育基金會的工作.... 從小孩的幼兒園認識蒙特梭利到拋家棄子取得 AMI 0-3歲的師資證照.... 成為媽媽讓我的生活重新設定,它帶我探索生活、育兒、教育與人生的意義,因為當媽媽真的不容易!!
初學說故事人 | practicing storyteller 蒙特梭利生活 | montessori lifestyle
View all posts